跆拳道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思考消费导刊杂志社 [复制链接]

1#

范成伟

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

摘要:体育教育专业是高等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最为重要的专业,从恢复高考以来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中小学体育教师,但随着时代的前进,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越来越难以适应学校和社会的需求。本文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等几个问题作了一些讨论。

关键词: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体育教育

前言:

当前学校体育较之上个世纪有了很大发展,在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除了上好课堂45分钟体育课,还需要有更多的课外体育辅导的过硬本领。比如在大课间组织健美操,啦啦操一类的舞蹈,比如在放学后组织乒乓球队,羽毛球队,排球队,足球队,篮球队,跆拳道队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在45分钟的体育课上的确有很好的表现,但在课外体育指导方面就显示出了能力的不足。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家长方面都更倾向于聘请有过专业运动员经历的或运动训练专业的体育人才。原因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专项能力不突出,从体育项目角度看,每个项目都学过,但每个项目水平都非常有限。

1、体教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

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教学三个部分。必修课包含公共课(*治理论课、工具课)、专业课。选修课包含专项主修课和选修课。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训、实习、劳动、毕业论文等。由于实践教学环节时间相对较为集中,又有一定的机动性,各校的状况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只对各类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

在体育教育的专业必修课里涵盖了体育的大多数重要项目,这些项目能否开设基本取决与学校场地和器材的提供情况。比如冰球,橄榄球没有开设,是因为没有相应的防护工具。所以这样的必修课程就显得不是非常必须了,这些课程少则18学时,多则几百学时,占用了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从而挤占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的课时,拿级学生体育选修课的课时来说,学时,分3个学期上完,这样的课时投入和田径、体操几乎没有差异,和三大球相比也没有多大差异,也就是说学生的专项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重视,当然没有一技之长。还有一种观点说专选的内容不能只存在与课堂,还要有大量的课下练习时间。学生从事体育训练与理论课不同,理论课可以一天连续上若干节,但体育训练课程就要考虑到学生体能的情况了。田径,体操固然是运动之王,可以提高人的基本运动能力,但是在大学期间用大量的课时和学生的体能来练习是否有足够的必要还待考证,田径和体操中其实是分为很多小项的,退一步说是否可以考虑拿全部的田径课的课时学习一个小项,比如跳高,这样即达到了田径对人全面素质的提高,又让学生有了一技之长。同理体操也是一样。

2、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对于专业的理解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基层体育教师,这一点深入每一个体育教师心中,所以每一个项目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绝对不会忘记教师教法这类内容,二十多个项目其实就等于二十多次教法课,这也是体育教育专业巨大的课时浪费。体育课堂的组织的确至关重要,我们是否可以专门开设一个教法课程,规范教师专业用语,队伍组织与调动等教学教法的问题在一门课程中集中解决。这样就可以节省下来很多时间让教师和学生真正在专业上下一点功夫。

3、几点建议

3.1适当增加选修课的科目种类和课时时间

必修课成越多说明人才培养的灵活性越差,当今社会对于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必修课更适合培养统一的人才,所以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应该减少必修课的比例,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学生应该对于自己的专业方向有更大程度的选择性。但也不是完全取消目前的必修课程,体操,田径等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和生理学,训练学,学校体育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也是学生有未来更大发展空间的基础。所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科目多少和课时所占比例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3.2增加术科课程占比,相应减少理论课程的比例

高校体育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这是一门以实践为主要操作方式的学科。体育学科是操作类学科,有着极强的实践性,教师和学生的本体感受是第一位的,在有了巨大的本体感受的基础之上才能去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理论。书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也是要经过大量的实践验证才能理解和应用。应该适当增加术科课程比例,让体育学院的课程真正上到操场上,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多样的开设术科课程。但是生理学,训练学,学校体育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理论课,这些课程不但不能减少,还要继续加强,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可以减少与教学关联不大的体育理论课,比如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等等。

3.3增强课程适应性,提倡课程小型化

现今绝大多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都是以培养教师为本,辐射其他体育教育周边领域。转变选修课程体系与结构的改革是体现培养宽口径、高素质、广适应和重创新的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规格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新型的知识体系、扎实的专业技术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这种选课方式为学生发现、发展各自的志趣、潜力和特长创造了条件,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了过去所培养的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状况,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发展个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结束语

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已经成为影响体育人才培养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满足学校与社会的现实需求,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加强专业课程设置的实效性、科学性与适用性,才能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学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实施效果研究——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马岗峰.体育科技文献通报.(04).

[2]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丁新民,朱生根,廖丽琴,张亭.南昌高专学报.(04).

本文系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呼伦贝尔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计划编号:NJSY90。

投稿邮箱:xfdk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